Home 蘭姆酒吐司 真假難辨的生活吐司 看到媒體下標「 黑糖含致癌物 」!就知道標題又再殺人了! 黑糖含致癌物 蘭姆酒吐司真假難辨的生活吐司首頁區塊 看到媒體下標「 黑糖含致癌物 」!就知道標題又再殺人了! By 微醺梅酒 - 2016年06月08日 5199 0 Share on Facebook Tweet on Twitter 謠言這樣說:黑糖含致癌物?難道黑糖真的「黑」掉了嗎?去(2015)年,康健雜誌曾報導「黑糖抽檢,全部測出致癌物質丙烯醯胺」,OK~又是「致癌」這個關鍵字!絕對成為熱門分享文章,而且光標題就「嚇鼠人」了,全部測出誒!這…這黑糖還能吃嗎?各位別慌張,因為這篇報導其實充滿了許多問題啊。 破解關鍵點:黑糖含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吃不得? 是說這標題應該又是殺了不少人啊!光「致癌物質」這四個字,就有多少婆媽變標題亡魂了,不過呢,不知道是不是標題已經太長的關係,文章的作者在下標時,似乎忘記加上「2A」這個關鍵字,別小看這個2A,因為這跟致癌物質的定義是有差的,而且還差了不少。 什麼是「丙烯醯胺」(acrylamide)? 先來解釋一下丙烯醯胺,畢竟光看名稱真的是無法想像它到底是什麼謎樣的東西,很多人就因此被嚇壞了,但根據新書<新時代判讀力>說明,丙烯醯胺非常普遍的存在於我們日常的飲食中,因為只要含有醣分(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經過加熱烹煮,幾乎都會出現丙烯醯胺。 根據台灣國家環境毒物中心的研究,咖啡豆、油條、黑糖等等經過高溫處理過的食物,都含有丙烯醯胺,就連抽煙時,燃燒的高溫與菸草裡的碳水化合物相互作用,也會產生丙烯醯胺,所以這並不能套用「黑心廠商亂添加化合物」的通俗劇情囉。 丙烯醯胺是2A致癌物質,2A涵義是什麼? 在蘭姆酒吐司先前的報告「手機列入2B級可能為致癌因子 很可怕?別看到致癌兩個字就高潮了啊!」,也曾經解釋過何謂2B致癌因子(詳細解說請看報告),那這次的2A致癌物質又是什麼? 就讓約翰走鹿引用<新時代判讀力>來為各位解釋。「2A致癌物質」定義是「人類的流行病學上沒有證據顯示有致癌性,僅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看清楚了嗎?丙烯醯胺是對動物有致癌性,但人類則無法證實,這差別很大的,除非各位認為自己和實驗老鼠的一模模一樣樣(應該沒有人這麼傻吧?);因為在2005年《毒性科學雜誌》(Toxicological Sciences)所刊出的一篇論文就曾說到,研究團隊發現人類和老鼠的代謝途徑略有差異,所以即使同樣的物質像是丙烯醯胺進入不同的動物體內,還是有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 除此之外,大家也必須思考另一種可能性,也就是在實驗室裡的動物,生活環境和飲食受到嚴格的限制,但在真實的人類社會中,我們並沒有被嚴格管控,反而身處於多樣化的食物與豐富的生活型態中;不同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之間的差異,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 那….丙烯醯胺會對人體有害嗎? 終於說到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約翰走鹿想要再度引用<新時代判讀力>的論點:「打從人類會用火烤肉、烤番薯的年代就在吃的丙烯醯胺,這東西真有那麼毒的話,人類怎麼還沒滅絕呢?」這根本太中肯!如果丙烯醯胺對人體傷害超級大,現在我們應該也沒辦法好好坐下來討論這件事了。 況且,瑞典和美國在2003年曾提出一份聯合報告,證實追蹤近一千名的大腸癌、膀胱癌與腎癌患者之後,發現丙烯醯胺和這三種癌症的發生沒有關係;兩年後,瑞典、挪威和美國再次公佈一項關於乳癌的研究結果,也同樣證明丙烯醯胺和乳癌的發生沒有關聯。 就目前的證據來看,還沒實際做過人體試驗、流行病學上也無法證實丙烯醯胺對人體的致癌性,實在不能直接判黑糖死刑啊大人!下一次再看到類似危言聳聽的新聞報導,你是否準備好用理性、冷靜的思考去判斷了呢? RELATED ARTICLESMORE FROM AUTHOR 手臂有雞皮疙瘩一直消不掉?這是「 毛孔角化症 」,小心被錯誤迷思誤導啊 最新詐騙手法 ,開車族請小心?阿伯和假警察聯手騙?是假消息在騙你啦! 轉發「 洗臉小竅門 」助姊妹永保年輕?滿滿的錯誤迷思小心皮膚遭殃 最夯蘭姆 吐司客/一起來 吃義燉飯 吧!南瓜、松露、青醬大蝦口味拼出彩色圓盤 2017年10月27日 小孩的頸椎被大人坐斷了 的影片好嚇人?其實你該注意的是正確急救處置 2019年11月20日 顛覆大家的觀念! 夏天穿黑色衣服比較涼 ?你們相信嗎!? 2019年08月06日 網路瘋傳鍾南山醫生 提供5個增強免疫力的方法 ,能信嗎?當然不能信! 2020年08月10日 Load more 最新文章 最新的詐騙, 中獎扣稅後要寄現金給你 ?不要簽收啊!這真的是詐騙集團的陷阱! 紅到里約奧運去的 拔罐 !為什麼運動員都那麼愛被拔一下? 吃麻辣鍋被辣得嫑嫑!聽說 喝牛奶能解辣 !?這招真的有用嗎? 萬芳醫師的秘招 「感冒喝熱咖啡好的快?」有這種事? Lo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