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這樣說:各位最近有沒有看過一篇標題為「專家提醒:不想短壽,就少吃這3種蔬菜,吃它相當於服毒,容易引起便血等症狀!」的文章?文章內容提到的3種蔬菜分別是茄子、金針菇和西葫蘆。茄子是因為含有有害的物質茄鹼,吃了它相對於在服毒,茄鹼主要存在於果肉當中,即便煮熟了也不可能徹底去除;新鮮金針菇含有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是一種生物鹼,因氧化而發生有毒的二秋水仙堿,它對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激烈的刺激效果。金針菇不能一次吃太多,很多食用金針菇後可能引起便血、水電解質紊亂、發熱、尿血等嚴重症狀,危及到生命安全;西葫蘆則是因為高溫炒蔬菜會開釋致癌物,而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除了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發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在特定條件下,不僅是西葫蘆,黃瓜、南瓜等葫蘆科植物的果實內均可能呈現葫蘆素。一旦發現西葫蘆等蔬菜有苦味時,千萬不要食用。

破解關鍵點:不想短壽,就少吃茄子、金針菇和西葫蘆?

又是內容農場文一則,而且濫用聳動標題、內容誤導很嚴重!標題說「專家提醒」,但這位專家卻從頭到尾沒在文章中出現過,究竟是何方神聖無人知曉,不過重點是茄子、金針菇和西葫蘆在正確的烹調和適量食用下,是不會出問題的,不僅不會短壽,更不等於服毒,蔬菜那麼無辜,內容農場網站你怎麼捨得污衊它們?詳細解釋請繼續看下去囉~

茄子含有茄鹼,吃了它相對於在服毒?

內容農場說:茄子中含有一種有害的物質——茄鹼,吃了它相對於在服毒!茄鹼主要存在於果肉當中。即便煮熟了也不可能徹底去除哦!茄子皮色彩的深淺和茄子中茄鹼的含量有很大的聯繫,紫茄子的含量高,而綠茄子的含量低。僅有的方法就是操控攝入量。正常情況下一餐吃半斤茄子是不會引起太大費事的。

其實大家對茄鹼應該不陌生,最常聽到的是當馬鈴薯發芽、變綠時不可以吃,因為本來就存在於馬鈴薯每一處的天然毒性物質茄鹼(solanine,又稱龍葵鹼)表皮和內部的含量會急速升高,若是誤食已發芽的馬鈴薯,過量的茄鹼會對人類的腸胃系統和神經傳導系統造成影響。如果吃下肚的量不少,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和頭痛等急性中毒的症狀

而和馬鈴薯同樣身為茄科物種的茄子,也含有茄鹼沒有錯,但茄子本身的茄鹼含量遠低於變綠發芽的馬鈴薯,且根據《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的報導,以普通成年人來說,400毫克的茄鹼會危及生命,但是茄科物種的蔬菜只含有2至13毫克茄鹼,茄子最多含11毫克,正常吃茄子絕對是沒問題,除非你一次狠吞36根茄子,那就另當別論了。更何況,茄鹼並非壞東西,在醫學上也是有諸多貢獻,只要控制適當劑量是可以治療癌症,但這必須由專業醫療人員進行診斷和注射,請不要自行腦補以為吃茄子就可以治療癌症、消滅癌細胞喔。

至於從「茄子皮色彩的深淺」開始到這段結尾,和《开启青少年智慧的趣味百科(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這本書的內容幾乎一模一樣,不過原文並沒有「茄子中含有一種有害的物質——茄鹼,吃了它相對於在服毒」這句話,所以微醺梅酒推測應該是謠言作者自行取用這段文字,再加上自己對茄鹼的解讀,進而成為一則謠言。

金針菇不能一次吃太多,可能引起便血?

內容農場說:由於新鮮金針菇含有秋水仙堿,秋水仙堿是一種生物鹼。秋水仙堿易溶於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食用秋水仙堿含量較高的金針菇後,簡單因氧化而發生有毒的二秋水仙堿,它對胃腸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有激烈的刺激效果。金針菇不能一次吃太多,很多食用金針菇後可能引起便血、水電解質紊亂、發熱、尿血等嚴重症狀,危及到生命安全。

破解前先來更正一下內容農場文的錯字,「秋水仙堿」應該寫「秋水仙鹼」。新鮮的金針菇確實含有秋水仙鹼,秋水仙鹼本身是沒有毒的,被人吃下肚後,經胃腸道吸收氧化才會變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而這就是很有趣的地方,請問大家會吃生的、未經烹調的金針菇嗎?當然是不會囉!金針菇必須煮熟後才可以吃,而經過水煮燙熟或是大火拌炒,秋水仙鹼就會被破壞光光,所以吃煮熟的金針菇是不需要擔心秋水仙鹼氧化變成有毒物質氧化二秋水仙鹼的。

金針菇是個好東西,它含有天然蕈菇類多醣體、蛋白質、菸鹼酸、膳食纖維和鐵、鈣、鎂、鉀等多種微量元素,就連秋水仙鹼運用得當,也可以治療痛風(但不代表吃金針菇就可以治療痛風,別搞錯了),不需要因為一篇錯誤的內容農場文而拒絕吃金針菇,只要煮熟、適量食用就不會有問題。比較需要注意的是金針菇屬於中普林食物,尿酸高或是有痛風的朋友要特別注意食用量,且含鉀量也高,腎臟功能不佳或是腎臟病患者也要特別注意。

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

內容農場說:高溫炒蔬菜會開釋致癌物:炒西葫蘆排致癌首位。「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發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別的,在特定條件下,不僅是西葫蘆,黃瓜、南瓜等葫蘆科植物的果實內均可能呈現葫蘆素。因此,我們一旦發現西葫蘆等蔬菜有苦味時,千萬不要食用。

微醺梅酒猜想,各位看到這段第一個疑問應該是:「什麼是西葫蘆?」好像真的很少聽到有人這樣稱呼它,其實西葫蘆的別名還有翠玉瓜、夏南瓜,也有人把它稱作櫛瓜。

第二個疑問就是西葫蘆、大蒜、洋蔥等蔬菜一經高溫煎炒會發生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而且炒西葫蘆還是致癌首位?這「致癌首位」的排名從哪來的,究竟是蔬菜界的致癌首位還是所有食物一起比,內容農場文根本沒說清楚,實在有夠不可信的。

再來就是「丙烯醯胺」(Acrylamide),各位還記得它嗎?蘭姆酒吐司先前的破解報告多次提過丙烯醯胺,也提到是碳水化合物高溫加熱進而產生丙烯醯胺,不同的食品和不同的烹調法,會產生丙烯醯胺含量不同;以高澱粉食物馬鈴薯為例,若放進超過攝氏120度的油鍋油炸或烤箱烘烤,就會產生丙烯醯胺,而且烹調溫度越高、烹調時間越久,產生的丙烯醯胺也就越多。不過比起炒西葫蘆產生的丙烯醯胺,洋芋片、薯條等高溫、油炸食物所含有的丙烯醯胺更多,炒西葫蘆真的不可能排在致癌首位

那丙烯醯胺會致癌嗎?雖然最近新聞報導美國洛杉磯高等法院裁定,咖啡業者應該在產品上加註致癌警語,因為咖啡烘焙時會產生丙烯醯胺,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把丙烯醯胺歸類為2A級極有可能為致癌因子(流行病學證據有限或不足,但動物實驗證據充分),也就是說對動物具有致癌性,但仍未有充分證據證實丙烯醯胺對人類是致癌物,所以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可以確定對人類是否有致癌影響。

各位無須過度擔心吃下丙烯醯胺,其實很多食物都有丙烯醯胺,像是麵包、花生醬、水煎包一堆食物都有,真的很難避免,但在正常食用下丙烯醯胺不可能超過每日攝取上限,況且丙烯醯胺可以經由代謝從尿液排出。如果微醺梅酒這樣說完還是很怕很怕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食用高溫油炸、烘烤的食物,尤其是烤焦、炸焦的部分更是不宜食用唷!

洋芋片、炸薯條 比吸煙致癌性更強 ?人體研究尚未證實就妄下定論,內容農場還是回家洗洗睡吧

把發芽的芽眼切除,馬鈴薯其他部位還是可以吃 ?意圖使人中毒太壞心!

濾掛式咖啡濾袋含濕強劑 會致癌?這說法吵翻天~真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