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致癌
破解關鍵點:Wi-Fi對人體真的會造成傷害嗎?
丹麥五位女學生進行的實驗是真的,確實有得獎,但是也有不少專業人士指出實驗過程中的缺陷和報導謬誤,若是把這項實驗結果當作「wifi對人體有害」的唯一證明,著實有點太過武斷了;至於Wi-Fi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目前尚未有任何強而有力的證據證實Wi-Fi具有殺傷力,尤其是只使用符合政府規定的電子產品,就可以多一層保障。
丹麥女學生實驗的小缺失
依據微醺梅酒的查證了解,丹麥五位15歲女學生的研究是真實事件,國外媒體也曾在2013年間大篇幅報導,基本上謠言中所描述的內容都沒有錯,不過事情可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解決的,因為學生做的科學實驗還是有一些小小的缺失,而這些缺失就足以影響研究結果。
網路上不少專家撰文表示,即便實驗過程讓兩個房間的光照、培養皿中的水分一樣,但還是忽略了一些小細節,例如Wi-Fi路由器成天運轉所產生的熱能,很有可能影響種子的發芽和成長速度。
其次,實驗之所以在第13天喊停,是因為那天發現對照組的發芽數表現最佳,而不是原本就預定的實驗結束日期;假設Wi-Fi路由器的溫度確實讓種子發芽速度變慢,或許實驗再多進行幾天,最後兩個房間的種子發芽數量就會相當接近了噢!
另外,多數媒體報導的內容也誤導大眾的想法,刻意拍攝發芽與沒發芽的培養皿去做比對,但實際上實驗結果顯示,Wi-Fi房間的培養皿有252顆種子發芽,沒有Wi-Fi房間之培養皿則有332顆種子發芽,因此多數報導宣稱「Wi-Fi房間裡的種子幾乎陣亡」的說法是錯誤的,他們只是發育稍微遲緩,而不是在Wi-Fi環境下通通死光光。
現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Wi-Fi
看完上述實驗的剖析,是否有打破大家對這則謠言的擔心呢?當然,除了破除謠言,微醺梅酒也找到一些關於Wi-Fi的介紹。在電磁波的世界中,Wi-Fi、手機、基地台或是廣播電臺、電視轉播站等等,都屬於「射頻非游離輻射」,為頻率小於3×1015赫的電磁波。
那射頻非游離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什麼影響呢?基本上無線電波和電力磁場,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也不會像微波產生溫度變化,在生物體上也不會有累積效應,換句話說,身為射頻非游離輻射一員的Wi-Fi,是不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的。
台灣現行法規則是跟著國際非游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的腳步走,取用1998年和2010年所訂定的一般民眾曝露環境電磁場參考位準值,作為「限制時變電場、磁場及電磁場曝露指引」的制定和檢測標準,所以無法忍受和手機、電腦分離的朋友,只要慎選合格的電器產品,就不用太擔心囉!
微醺梅酒:
看完這篇文章,奉勸各位還是先放下3C產品,抬起頭看看四周、起身動一動,來點真正的4D視覺享受,不然微醺梅酒更擔心你們的目珠與身材會出事啊~
吐司原料:
(1)mother nature network > Student science experiment finds plants won’t grow near Wi-Fi router.
(2)Pepijn van Erp > Danish School Experiment with WiFi Routers and Garden Cress, Good Example of Bad Science.
(3)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 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