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關鍵點:台灣麵包有麵粉改良劑很危險,勿食用?
真的不是這樣!別被謠言牽著鼻子走,理性該起床啦!每次收到網友拿著「舊新聞」來詢問是不是真的,微醺梅酒都很想直接告訴對方:「請先看一下刊登日期,舊聞就不要看了!」到底一直把舊新聞挖出來看有什麼意義呢?更何況有些新聞在播出後卻發現「不好意思搞錯了」或是「不好意思嚇到你了,實際上沒那麼危險」。可惜很多人只看頭不看尾,沒把整件事情搞清楚,把錯誤消息當成寶到處分享,才會有那麼多舊聞變成謠言的案例啊~
LINE群組流傳的影片是2016年的舊聞
各位在群組收到「台灣麵包危險,勿食用」附贈的連結,其實是中華電視公司在2016年7月24日上傳Youtube的新聞播報內容,標題寫道「台灣用20年!麵粉改良劑傷肝致癌」,文字版的新聞也還健在。
先來仔細看看這則2016年的舊聞,首先點出「幾乎天天都會吃到的麵粉,裡頭有化學改良劑」,接著說台灣核准使用過氧化苯甲醯(BPO,去除小麥中的胡蘿蔔素,讓麵粉變白)、偶氮二甲醯胺(ADA,增加筋性)這兩種麵粉改良劑,截至2016年已經用了20年,但有可能誘發氣喘、傷肝,甚至可能致癌;歐盟、中國和紐澳已經禁用,衛福部則將與專家開會研商,不排除禁用。
看完上述內容,相信有不少人肯定覺得過氧化苯甲醯和偶氮二甲醯胺壞透了!做麵包的人也壞透了,怎麼可以加這些東西?先別這麼激動啊!單就多年前舊新聞的片面之詞,認定使用麵粉改良劑有問題、是不好的或是台灣麵包危險不能吃,是不夠明智的決定,因為事實並非如此,請各位繼續看下去~
食品添加物並非罪大惡極,符合規定不會造成危害
早在2016年中華電視公司這則新聞報導刊出前,偶氮二甲醯胺(ADA)就曾經成為各界討論的焦點之一,因為2014年美國某潛艇堡連鎖店的麵包被發現含有偶氮二甲醯胺,遭人抨擊的缺點在於偶氮二甲醯胺也會被使用於工業塑膠或橡膠之發泡劑;雖然在美國,偶氮二甲醯胺是合法添加劑,並沒有違法,但該潛艇堡連鎖店後來因輿論壓力,發表聲明未來將不會再使用偶氮二甲醯胺。微醺梅酒額外補充一點,該潛艇堡連鎖店在台灣也有,不過原料從澳洲進口,所以沒有偶氮二甲醯胺的問題,希望各位別因此又嚇到皮皮挫。
究竟偶氮二甲醯胺是什麼?有那麼可怕嗎?各位可以參考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官網詳細介紹,微醺梅酒則先幫各位節錄幾個重點:
偶氮二甲醯胺為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難溶於水,在環境溫度下為橙黃色結晶狀的固體。由於偶氮二甲醯胺在加熱時,會釋放氮、一氧化碳、二氣化碳以及氨等氣體,故可在塑膠中產氣泡,工業上做為塑膠或橡膠發泡劑。
過去在國外也使用偶氮二甲醯胺作為麵包的發泡劑,但不清楚使用於麵包製作後是否會有偶氮二甲醯胺的殘留於食物中,因此目前偶氮二甲醯胺已被某些國家(例如英國、澳洲)禁用。
因目前無明確致癌性、生殖及發育毒性的動物實驗研究報告,所以無法藉動物實驗評估偶氮二甲醯胺對人體健康的風險。
偶氮二甲醯胺用於麵包發泡劑方面,因目前毒理及暴露資料不足,故無法評估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需更多相關的研究。
在國內,目前偶氮二甲醯胺也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根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使用在麵粉上,作為品質改良用、釀造用及食品製造劑,限用劑量也是45 ppm。
看完以上重點,各位應該可以發現,偶氮二甲醯胺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也沒有新聞報導說得那麼可怕,偶氮二甲醯胺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還需要更多研究才可以確知,目前也沒有明確致癌性、生殖及發育毒性的動物實驗研究報告。聯合國食品標準委員會、美國、加拿大、韓國也都准許使用。
至於過氧化苯甲醯(BPO),屬於一種氧化劑,可以藉由氧化去除麵粉的胡蘿蔔素或葉黃素的顏色,讓麵粉變成顏色變白,也讓麵粉不易變質、保存更久;令人憂慮的點在於,添加在麵粉裡的過氧化苯甲醯過一段時間就會變成防腐劑苯甲酸,若是長期且過量食用含有防腐劑苯甲酸的食物,可能會引起腹瀉、肚痛、心跳加快或是皮膚過敏發炎等症狀。台灣其實在1980年曾公告禁止麵粉添加過氧化苯甲醯,但是1999年加入世貿組織(WTO),美國食品藥物管
而截至目前台灣沒有發生上述兩種麵粉改良劑添加過量的案件,而且2017年5月消基會抽驗市售高筋麵粉20件,都未驗出偶氮二甲醯胺和過氧化苯甲醯,所以你說要因為一則2016年的舊新聞而感到很緊張、不敢再吃台灣麵包嗎?真的不需要如此!我們當然可以持續監督政府,將有疑慮的改良劑、添加劑剔除合法使用名單,但是在未了解全盤情況下判定「台灣麵包危險」,就算是製造恐慌了,還是希望各位可以理性看待LINE群組收到的資訊,別因為過時且未解釋詳細的舊聞,就判定麵包改良劑壞壞呀!
以上內容為蘭姆酒吐司獨家查證,請尊重蘭姆酒吐司對於謠言查證的努力
未事先取得授權同意,請勿任意引用、節錄或是修改,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