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姆酒吐司

大家都在討論 土壤酸化 、農作物有硝酸鹽,但你是真了解還是假附和呢?

土壤酸化

土壤酸化

大家這樣說:土壤,我們天天踩在腳下,但卻不曾注意它的變化,這幾年隨著養生、生態永續經營等話題,開始有人注意到土壤怪怪der,有些農產品也好像怪怪der;像是「土壤酸化」變成很常見的名詞,但這個詞是如何形成且會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知道的人寥寥無幾。再來就是農作物很常跟「硝酸鹽」連在一起,同樣的,很多人不太清楚硝酸鹽到底是何物,也不知道它從何而來,有人說是化學肥料造成土壤裡和農作物的硝酸鹽升高,也有人說不管是有機肥還是化學肥料都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解釋解釋。

破解關鍵點:土壤酸化和農作物的硝酸鹽怎麼來的?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土壤酸化、農作物的硝酸鹽也不是短時間內單一因素所造成,微醺梅酒這次也特地請教了在花蓮玉里鑽研自然農法多年的大仁哥(劉成仁先生),希望可以深入了解土壤酸化和硝酸鹽出現的原因。
先說說土壤酸化,可能的原因包含土壤接受淋洗次數頻繁、灌溉水源、植物分泌有機酸、不當使用過多肥料等等,都是土壤酸化的原因之一,其中施肥這個環節和人為最息息相關。蘭姆酒吐司在之前的破解報告「農業界也有復古風!能吃好又能救土地的「 自然農法 」 你了解多少?」曾稍微提到,為維持產量、減少人力成本,過去有許多農民活用不同的化學農藥進行除草、除蟲,用化學肥料餵養農作物;但要是沒有拿捏好份量或準確掌握土地該休息的時間,這些化學成分會逐漸囤積在土壤裡,久而久之,就成為土壤酸化的幫兇。
而且不止是土壤酸化,當土地生態失去原有的平衡,肥料的化學成分和土壤中的礦物質結合,且殺死生存在土地裡的小生物(例如蚯蚓)之後,還有可能會出現鈣化、鹽化及硬化的情況,沒有及時挽救的話,最終這些土地都可能無法再耕作。
那這些情況,跟農作物的硝酸鹽又有什麼關係呢?大自然之中本來就有硝酸鹽這位成員,農作物從土壤吸收養分時,硝酸鹽也會被吸收,再加上農民使用氮肥,如果使用過量,則有可能造成農作物的硝酸鹽增加,不論是有機肥還是化學肥都是一樣;另外,土壤排水不佳、因栽種方法、氣候不佳導致農作物沒有辦法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將多餘的硝酸鹽消化掉,都是現代農作物硝酸鹽含量上升的原因。

有沒有辦法可以化解這些問題呢?

當然是有的!大仁哥說,為配合市場機制,農作物包裝加運送的黃金時間有限,所以農民都很早起,趁著天微微亮就開始採收的工作;但這時的農作物,極有可能還沒有完成光合作用,無法消化吸收進去的氮肥,導致硝酸鹽含量太多。所以大仁哥建議應該讓農作物和大陽公公打過招呼再進行採收,如此一來便可以降低硝酸鹽的含量。當然,最好的辦法還是合理化施肥,給予農作物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去消化養分。
至於土壤酸化的改善方法就比較困難一點了,大仁哥提出了一個觀念:「不再以人為本,尊重有形與無形。」雖然是人類在種植農作物,但實際上這只是生態環境的一小部分而已,就算人類不開墾、不種植,每時每刻還是有植物在土地上萌芽茁壯,所以應該改變觀念,不該是以人為本,只種植有利人類食用的作物,而是應該尊重生態環境每一個有形與無形的生命。
所以想改善土壤酸化,第一步就是讓土壤回歸原有的面貌。過多的化學肥料、化學農藥,會殘留在土壤裡,也會殺死小動物、微生物,因此大仁哥建議給土地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幫土壤補充各式各樣的有機質,有樹木就會出現的落葉是最簡單的來源,糖渣、蔗渣、稻穀或是酒糟、酒粕、種植香菇的太空包等農業廢棄物都擁有很棒的有機質。
另外,小面積耕作的人也可以自己製作「蚯蚓塔」(Worm tower),利用寶特瓶或是隨手可得的瓶罐,在下半部鑽幾個洞,埋在土壤裡,每天固定倒入一些廚餘、落葉等有機物質,過一陣子就會發現蚯蚓開始在土地裡出沒;蚯蚓的活動不只會讓土壤鬆軟、通透性佳,蚯蚓排出的糞便更是對土壤有益的養分。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改善土壤,減緩酸化的程度,降低農作物的硝酸鹽含量,同時也可以逐漸喚回土地週邊的自然生態,其實只要站在大自然的立場,隨時觀察、隨時調整,大仁哥認為要理出一套自然的農耕法不是一件難事,有心,比較重要。

 

關心食安的你,這幾篇也別錯過!
飲料的甜味素是小孩罹患白血病的原因?這謠言讓一堆家長心驚驚
冷飯有「抗性澱粉」熱量比較低?但吃太多不運動還是一樣會胖啊
天天吃膠原蛋白皮膚就會變Q彈?其實只是廠商想賺錢的花言巧語罷了

 

-文章皆為蘭姆酒吐司獨家採訪、撰寫!未經授權.不得轉載-